08 DDD 是如何解决微服务拆分难题的?¶
微服务的技术架构其实并不难。很多开发团队在微服务转型初期,将关注点主要放到了对微服务技术架构的学习。然而,当他们真正开始将微服务落地到具体的业务中时,才发现,真正的难题是微服务按照什么原则拆分、如何拆分,以及会面对哪些潜在风险。下面我们来一一解决。
微服务拆分的原则¶
在前面的内容中,我们多次提到过微服务的拆分原则,接下来我将为你详细讲解下。
微服务的拆分原则就是“小而专”,即微服务内高内聚、微服务间低耦合。 “微服务内高内聚” , 就是单一职责原则 ,即每个微服务中的代码都是软件变化的一个原因。因这个原因而需要变更的代码都在这个微服务中,与其他微服务无关,那么就可以将代码修改的范围缩小到这个微服务内。把这个微服务修改好了,独立修改、独立发布,该需求就实现了。这样,微服务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。 “微服务间低耦合” ,就是说在微服务实现自身业务的过程中,如果需要执行的某些过程不是自己的职责,就应当将这些过程交给其他微服务去实现,你只需要对它的接口进行调用。譬如,“用户下单”微服务在下单过程中需要查询用户信息,但“查询用户信息”不是它的职责,而是“用户注册”微服务的职责。这样,“用户下单”微服务就不需要再去执行对用户信息的查询,而是直接调用“用户注册”微服务的接口。那么,怎样调用呢?直接调用可能会形成耦合。通过注册中心,“用户下单”微服务调用的只是在注册中心中名称叫“用户注册”的微服务。而在软件设计时,“用户注册”可以有多个实现,哪个注册到注册中心中,就调用哪个。这样,微服务之间的调用就实现了解耦。
通过 DDD 进行业务建模,再基于领域模型进行限界上下文划分,就能保证系统的设计,在限界上下文内高内聚,在限界上下文间低耦合。所以,基于限界上下文进行微服务的拆分,就能保证微服务设计的高质量。同时,通过对上下文地图的分析,就能理清微服务之间的接口调用关系,从而协调多个开发团队协同开发。
子域划分与限界上下文¶
正如第 06 讲中谈到,领域模型的绘制,不是将整个系统的领域对象都绘制在一张大图上,那样绘制很费劲,阅读也很费劲,不利于相互的交流。因此,领域建模就是将一个系统划分成了多个子域,每个子域都是一个独立的业务场景。围绕着这个业务场景进行分析建模,该业务场景会涉及许多领域对象,而这些领域对象又可能与其他子域的对象进行关联。这样,每个子域的实现就是“限界上下文”,而它们之间的关联关系就是“上下文地图”。
在本案例中,围绕着领域事件“已下单”进行分析。它属于“用户下单”这个限界上下文,但与之相关的“用户”及其“地址”来源于“用户注册”这个限界上下文,与之相关的“饭店”及其“菜单”来源于“饭店管理”这个限界上下文。因此, 在这个业务场景中 ,“ 用户下单 ” 限界上下文属于 “ 主题域 ”, 而 “ 用户注册 ” 与 “ 饭店管理 ” 限界上下文属于 “ 支撑域 ”。同理,围绕着本案例的各个领域事件进行了如下一些设计:
“已下单”的限界上下文分析图
通过这样的设计,就能将“用户下单”限界上下文的范围,与之相关的上下文地图以及如何接口,分析清楚了。有了这些设计,就可以按照限界上下文进行微服务拆分。按照这样的设计拆分的微服务,所有与用户下单相关的需求变更都在“用户下单”微服务中实现。但是,订单在读取用户信息的时候,不是直接去 join 用户信息表,而是调用“用户注册”微服务的接口。这样,当用户信息发生变更时,与“用户下单”微服务无关,只需要在“用户注册”微服务中独立开发、独立升级,从而使系统维护的成本得到降低。
“已接单”与“已就绪”的限界上下文分析图
同样,如上图所示,我们围绕着“已接单”与“已就绪”的限界上下文进行了分析,并将它们都划分到“饭店接单”限界上下文中,后面就会设计成“饭店接单”微服务。这些场景的主题域就是“饭店接单”限界上下文,而与之相关的支撑域就是“用户注册”与“用户下单”限界上下文。通过这些设计,不仅合理划分了微服务的范围,也明确了微服务之间的接口,实现了微服务内的高内聚与微服务间的低耦合。
领域事件通知机制¶
按照 07 讲所讲到的领域模型设计,以及基于该模型的限界上下文划分,将整个系统划分为了“用户下单”“饭店接单”“骑士派送”等微服务。但是,在设计实现的时候,还有一个设计难题,即 领域事件该如何通知 。譬如,当用户在“用户下单”微服务中下单,那么会在该微服务中形成一个订单;但是,“饭店接单”是另外一个微服务,它必须要及时获得已下单的订单信息,才能执行接单。那么,如何通知“饭店接单”微服务已经有新的订单。诚然,可以让“饭店接单”微服务按照一定的周期不断地去查询“用户下单”微服务中已下单的订单信息。然而,这样的设计,不仅会加大“用户下单”与“饭店接单”微服务的系统负载,形成资源的浪费,还会带来这两个微服务之间的耦合,不利于之后的维护。因此, 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消息队列 , 实现领域事件在微服务间的通知 。
在线订餐系统的领域事件通知
如上图所示,具体的设计就是,当“用户下单”微服务在完成下单并保存订单以后,将该订单做成一个消息发送到消息队列中;这时,“饭店接单”微服务就会有一个守护进程不断监听消息队列;一旦有消息就会触发接收消息,并向饭店发送“接收订单”的通知。在这样的设计中:
- “ 用户下单 ” 微服务只负责发送消息 ,至于谁会接收并处理这些消息,与“用户下单”微服务无关;
- “ 饭店接单 ” 微服务只负责接收消息 ,至于谁发送的这个消息,与“饭店接单”微服务无关。 这样的设计就实现了微服务之间的解耦,使得日后变更的成本降低 。同样,饭店餐食就绪以后,也是通过消息队列通知“骑士接单”。在整个微服务系统中,微服务与微服务之间的领域事件通知会经常存在,所以最好在架构设计中将这个机制下沉到技术中台中。
DDD 的微服务设计¶
通过第 07 讲所讲到的一系列领域驱动设计:
- 首先通过事件风暴会议进行领域建模 ;
- 接着基于领域建模进行限界上下文的设计 。
所有这些设计都是为了指导最终微服务的设计。
在 DDD 指导微服务设计的过程中:
- 首先按照限界上下文进行 微服务的拆分 ,按照上下文地图定义 各微服务之间的接口与调用关系 ;
- 在此基础上,通过限界上下文的划分,将 领域模型划分到多个问题子域 ,每个子域都有一个领域模型的设计;
- 这样,按照各子域的领域模型,基于充血模型与贫血模型 设计各个微服务的业务领域层 ,即各自的 Service、Entity 与 Value Object;
- 同时,按照领域模型 设计各个微服务的数据库 。
最后,将以上的设计最终落实到微服务之间的调用、领域事件的通知,以及前端微服务的设计。如下图所示:
在线订餐系统的微服务设计
这里可以看到,前端微服务与后端微服务的设计是不一致的。前面讲的都是后端微服务的设计,而前端微服务的设计与用户 UI 是密切关联的,因此通过不同角色的规划,将前端微服务划分为用户 App、饭店 Web 与骑士 App。在用户 App 中,所有面对用户的诸如“用户注册”“用户下单”“用户选购”等功能都设计在用户 App 中。它相当于一个聚合服务,用于接收用户请求:
- “用户注册”时,调用“用户注册”微服务;
- “用户选购”时,查询“饭店管理”微服务;
- “用户下单”时,调用“用户下单”微服务。
总结¶
采用 DDD 进行需求的分析建模,可以帮助微服务的设计质量提高,实现“低耦合、高内聚”,进而充分发挥微服务的优势。然而,在微服务的设计实现还要解决诸多的难题。本讲一一拆解了微服务设计实现的这些难题,及其解决思路。然而,要更加完美地解决以上问题,不是让每个微服务都去见招拆招,而是应当有一个微服务的技术中台统一去解决。这些方面的设计将在后面微服务技术中台建设的相关章节进行讲解。
下一讲我们将演练在以上领域模型与微服务设计的基础上,如何落实每一个微服务的设计,以及可能面临的设计难题。